欢迎来到「圣山遗粹:宋皇台出土宋元文物展」。在您左边的细展柜是以历史地图、不同年代的航空照片及图片说明圣山的历史。右边的大展柜,除了以文字和图像介绍宋皇台一带的重要考古遗迹,还展示了超过400件的出土文物。
众多精选展品中,特别介绍三样必看的重点文物,包括一对龙泉窑八卦纹青瓷香炉、药王像和陶骰。其他精彩展品还包括宋代铜钱、瓷器、陶器、香炉、茶具、建筑构件等,展品相当丰富。希望大家睇完这个展览后,对宋皇台一带的历史有更深认识。
简介:
景点 2:宋王台刻石
宋代九龙湾一带设「官富盐场」,文献记载南宋末年两位幼主因为逃避元军,在官富场停驻数月。宋王台刻石刻有「宋王台」及「清嘉庆丁卯重修」,可见与纪念宋末君臣停驻官富场的历史典故有关。刻字原本刻于位于圣山山上的大岩石,圣山位置大约是现时的宋皇台站。
日占期间 (1941-1945年),日军为了扩建机场,将圣山东面部分夷平,可幸刻有「宋王台」巨石没被破坏。 1950年代,政府将这块巨石切割成现时的形状,并随后竖立于宋王台花园内。
简介:
俗称牛棚的马头角前马头角牲畜检疫站由政府于1908年兴建,一直用作公共屠宰场和检疫站,直至1999年停运。牛棚在2009年获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,是本港现存唯一的战前牲畜屠宰场。
牛棚建筑群由办公大楼、屠房和牲畜栏等组成,建筑筑有中式瓦顶、红砖墙身及砖造拱形门窗开口;牛棚原有的水槽和圈养牲畜的环形螺栓仍然保存。牛棚前方用地于2001年修葺,并活化为牛棚艺术村,供本地艺术工作者租用;后方用地在2019年活化成牛棚艺术公园,为市民提供以文化和艺术为主题的公共休憩空间。
简介:
景点4:九龙土瓜湾九龙城汽车渡轮码头(二级历史评级)
位于土瓜湾海滨的汽车渡轮码头建于1965年,经营九龙城至北角的汽车渡轮航线,至1998年停用。码头于2014年9月被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。
九龙城汽车渡轮码头是以钢筋混凝土构架兴建,设计以实用为主。为配合中九龙干线 — 启德西工程的施工,汽车渡轮码头和客轮码头以围板围封,确保建筑物不受工程影响。
简介:
景点5:土瓜湾下乡道天后古庙 (三级历史建筑)
天后古庙建于光绪年间,位于昔日的海岸。庙内现仍保存由土瓜湾乡民敬奉铸于1885年的铁钟。庙宇是两进三开间建筑:所谓两进,指建筑的深度,一个人字屋顶为一进;三开间指建筑的阔度,两墙相距为一间。中式建筑「以中为尊,左尊右卑」。庙宇正间供奉主神天后,左次间供奉陪神龙母,亦是水神。庙内的龙母像原供奉于海心岛龙母庙。 1964年土瓜湾填海,将海心岛与陆地连接,庙宇亦因工程而拆卸,善信于是将龙母像移至天后庙供奉。
简介:
景点6:九龙城露明道前上帝古庙石门框(三级历史评级)
露明道花园的前上帝古庙石门框,原属古瑾围(今称马头围)一座十九世纪末兴建的古庙,供奉北帝(又称上帝)。古庙于1921年被迁移至现址。二次大战后,古庙变得残破不堪,仅余此石门框。 2010年,石门框获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。
石门框方柱上刻有对联「真义著千秋煌煌气象,武功昭万古赫赫声灵」,歌颂北帝的威名。对联顶部及底部饰有蝠鼠和吉祥图案,石门框后方不远处置有石制挡中。 1950年代,政府在这里开辟小型公园,并请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为古迹撰写碑记。
简介:
景点7:大和堂 (三级历史建筑)
衙前塱道24号约建于1935年。中医师钟伯明曾在地铺「大和堂参茸药行」行医数十年,九龙乐善堂总理亦曾为该堂提供义诊服务。这幢钢筋混凝土建筑,下店上居,建有骑楼,为行人遮风挡雨;花岗石立柱、开放式露台、水泥阶砖及木门窗等建筑特色仍然保存良好。
大和堂中药铺现已「转型」为咖啡店,昔日的金漆招牌、百子柜及镜架等,让咖啡店融入于历史氛围中;同时,该店亦为建筑物注入了新元素,赋予「大和堂」新生命,新与旧,相得益彰。
简介:
景点8:乐善堂
龙津石桥建于1873至1875年,原长约210米,阔约2.6至4米,成为通往九龙寨城重要通道。
1880年组成的乐善堂在龙津石桥码头设置公秤,货物在码头交收时,必须经过公秤量度货物,向码头缴费,款项收归乐善堂作慈善用途。
1892年,乐善堂筹集资金,以木料将石桥向海伸延约80米。
1910年,木建伸延部分被混凝土结构取代。
1920年代进行启德滨填海工程,部分龙津石桥被掩盖,龙津亭上刻有「龙津」二字的石额,即是现在所见的「龙津」石额,交由乐善堂保留。
简介:
景点9:九龙寨城南门遗蹟 (法定古蹟)
九龙寨城是1846至1847年由广东官绅捐输,清政府兴建,以加强清政府在九龙的军事防卫。城墙以花岗石条构筑,设六座瞭望台及四道城门,其中南门为正门。
城墙内有石板街道、水井、炮、副将衙署、巡检衙署、武帝庙、演武亭、大校场、军装火药局、兵房、民居等建筑。
1987年政府决定清拆城寨并改建为公园,古物古迹办事处遂于1993-1994年进行考古勘查,在寨城南门出土了「南门怀古」的遗迹,其后政府将南门遗迹在公园展示,并于1996年宣布将寨城南门遗迹为香港法定古迹。
简介:
景点10:前九龙寨城衙门 (法定古蹟)
前九龙寨城衙门 原为九龙巡检司办公的地方,是一座三进两院式建筑,墙身及柱础用青砖及花岗石建造。屋顶梁架为传统木结构,铺素烧筒瓦和布瓦,设计简单而实用。衙门「前进」两旁设有「耳房」,供卫兵驻守,中进是公堂,后进为官邸。
自1899年清朝官兵撤离寨城后,衙门曾被用作多种慈善用途,包括老人院、学校、诊所等。 1987年政府宣布清拆寨城,于原址兴建公园,衙门得以保留并全面复修,成为九龙寨城及周边地方的历史印记。
前九龙寨城衙门于1996年列为古迹。
简介:
景点11:侯王古庙 (法定古蹟)
根据庙内铸于清雍正八年(1730)的古钟推算,侯王古庙约建于1730年或以前,供奉杨侯大王。
侯王古庙是本港少数庙宇保留大量与九龙寨城有关的文物,例如由首任九龙巡检司许文深于1847年所捐赠的香炉,另有不少碑记、对联、匾额及石刻。
侯王古庙座落于石砌高台之上,庙前有独立方亭,其歇山顶以的花岗石柱和木梁架支撑;神坛设于庙宇后殿,后殿的山墙采用「五岳朝天式」设计,在香港甚为罕见。庙内更保留多幅造工精巧的石湾陶塑装饰。
简介:
景点12(终跑点):侯王庙新村31-35号旧民居(石屋家园) (三级历史建筑)
「石屋」原址为19世纪末兴建的「何家园」,现时所见的侯王庙新村31-35号旧民居相信是约建于日治时期 (1941-1945年)。 旧民居于2010年5月获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三级历史建筑。
1950年代这里曾是五光十色的「梦工场」,设有多间著名电影制片场;1970年代就换上各类工厂进驻,包括「蓝恩记山坟墓碑工程公司」。
至2001年为配合九龙城的市区发展,「侯王庙新村」被全面清拆,就剩下现址仅存的31-35号旧民居。
旧民居于2009年纳入第二期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」,成为石屋家园,并自2015年起对外开放。
简介:
主办机构: